“十大童装品牌”评选现场,让中国童装在广大媒体及相关品类面前着实风光了一把。但是,目前童装仍只是个服装行业的“配角”。童装生产以中小企业为主,品牌附加值不高,经营发展如履薄冰。
多数童装企业苦苦经营几年却仍在批发市场里挣扎;低层次的竞争迫使企业无奈地举起价格的大刀,然而伤敌一千,自损八百;在商场专柜,本土品牌
童装比国外品牌售价低200-300元,却没有多少人愿意买单;花费大把的银子请名人代言、做广告,也顶多是面子上好看,对于销量和利润基本没起多大促进作用……于是,有人开始感叹:童装怎么这样难做啊?童装这个市场还能做下去吗?目前,有没有什么良方能在竞争中突围?
其实,目前童装处于行业发展的初期,虽然市场竞争激烈,但潜力巨大,且集中度不高。巨大的市场蛋糕谁来抢占?大家机会均等,谁抢先行动,谁便占尽先机!
童装市场有多大
据统计,我国16岁以下约3亿人,每年童装的市场需求在6亿至8亿件,且以每年8%的速度增加:我国正逐步进入第三次生育高峰期,预计到2010年,新生儿出生数将达到高峰,在现有出生数的基础上增加一倍。
而且,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,这部分家庭的童装需求亦会随之上升,预计每年将增加250万左右的童装潜在消费者。由于独生子女占半数以上,日渐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,父母在孩子身上的开支约占家庭总开支的30%一40%,其中仅服装消费一项就占到20%…… 可见,童装是服装业中的“大宝藏”、潜力巨大。相比之下,童装在供应方面却远远没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。有专家指出,未来几年童装市场,除了现有的童装企业,一些其他领域的企业也开始涉足童装。未来的童装市场,在需求扩大的情况下,竞争也日益激烈,一些无规模、无品牌的小企业将丧失更多的市场,甚至被挤出行业。
因此,打造强势品牌,弥补设计、质量、文化、营销From EMKT.com.cn等方面的不足,成为中国童装产业的当务之急。
是什么阻挡童装做大做强
据有关数据显示:目前,在我们近4.5万的服装企业中,专业的品牌童装生产企业不到200家。是什么原因导致童装的供应队伍如此弱小?童装企业,尤其是一批中小童装企业,究竟为什么无法做大做强?
1、品牌缺失,竞争力不强
品牌是什么?说到底是一种资源占有力。如果把品牌仅仅理解为产品名称,那就大错特错。丰富而明确的品牌内涵能够向消费者有效地传递企业理念,体现出鲜明的品牌个性,更重要的能占有更多地消费者资源,带来经营利益。遗憾的是,仅占童装30%的品牌企业,却都存在品牌内涵不足、个性不强的通病。
以至于产品,虽然在质量和款式上与国外品牌不相上下,在价格上与无品牌产品比稍高,往往使顾客却步。由于品牌没有内涵,产生不了联想,附加值低才让消费者“感觉”产品价格高。
2、“克隆”成风,陷入低层次恶性竞争
由于童装从研发到生产,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,且市场风险较大;而假冒品只需买来一件成衣,依样画葫芦,成本低了许多,售价相应地也所获得的心理满意度显然要比批评来得低了很多。“克隆”现象成风,形成恶性竞争。
仿冒假劣盛行,低档次、低质量的恶性竞争,得到的是低品质产品和低回报率,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,而且也让童装企业自身在生存和发展的两难选择中挣扎。